使用运输机搭载队友部队是快速部署兵力的重要战术操作。要实现这一功能,首先需要确保空军基地已建造运输机,且待运输的陆军部队位于陆军基地外部。选中目标部队后点击进入空军基地指令,系统会自动将符合条件的兵种装载至运输机。需坦克类兵种无法通过运输机空运,其他兵种如步兵、炮兵等均可适配。运输机装载完成后,可将其飞往目标地点执行空投。
运输机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兵种适配与战场时机选择。轻型坦克、自行火炮等机动性较强的单位虽不能空运,但摩托化步兵、反坦克炮等部队通过空投能实现战术突袭或快速增援。空投前建议先用侦察机确认目标区域安全,避免运输机被敌方防空火力拦截。若运输过程中遭遇攻击,可提前空投部队以减少损失,但需评估落地后的生存能力。运输机的油料储备有限,长距离空运需规划中转补给。
团队协作中,运输机的高效运用离不开队友间的配合。当需要为盟友运送兵力时,应提前沟通确认接收点的坐标与防御部署。运输机抵达目标位置后,点击空投指令即可释放部队。若盟友拥有己方机场权限,也可直接指挥运输机降落在其空军基地完成兵力交接。多人联合作战时,可集中多架运输机同步执行大规模空降,但需协调护航编队以防敌方战斗机干扰。
后期战斗中,运输机的战术价值进一步凸显。通过空运可快速转移火箭炮、高射炮等关键单位至前线,但需注意此类武器仇恨值较高,落地后需立即部署坦克掩护。攻城战中,运输机能为孤立无援的队友投送攻城车等重型装备,但需避开敌方岸防炮射程。若己方掌握制空权,还可利用运输机实施拆家战术,将突击部队直接投送至敌后破坏关键设施。
掌握运输机操作仅是基础,实战中还需结合地形与兵种特性灵活调整。森林和高地能为空投部队提供天然掩护,而平原区域则需依赖防空火力网保护。运输机本身不具备战斗力,其调度应优先考虑隐蔽性与效率,避免无谓的暴露。合理的空运策略能显著提升军团的多线作战能力,但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后勤链断裂,需与其他运输方式互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