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种的生产主要通过兵工厂和军团兵工厂完成,不同等级的兵工厂可解锁对应等级的军备。基础兵种如步兵、摩托化部队和轻型坦克由普通兵工厂生产,而高级兵种如虎式坦克、火箭炮等需通过军团兵工厂或科技解锁后生产。生产军备需消耗钢铁、石油等资源,且受建筑等级限制,例如15级兵工厂可生产反坦克炮,24级解锁轰炸机。资源管理与建筑升级是兵种生产的核心前提。
兵种生产流程分为资源采集、建筑升级和军备制造三个阶段。首先需建设高产铁矿、油井等资源建筑保障原材料供应,随后优先升级兵工厂和军事基地以解锁更高阶兵种。步兵和摩托化部队作为前期主力,消耗较少钢铁但需要充足人口支持;中后期装甲部队和空军则依赖石油和高级钢材。部分特殊兵种如Me323巨人运输机仅能通过军团兵工厂4级解锁,这要求玩家积极参与军团协作。
游戏中存在明确的科技树系统,例如解锁贼鸥俯冲轰炸机需先完成前置科技研究。科研方向直接影响可用兵种类型,玩家需根据战略需求选择侧重发展的兵种线。步兵科技提升占领效率,装甲科技强化攻坚能力,而空军科技则关乎制空权争夺。科技卡和策略卡的合理运用能缩短生产周期,如加速生产策略可临时提升40%建造速度。
生产出的军备需通过陆军基地或空军基地组建为可作战部队。单个部队的编制数量受基地等级制约,高阶基地允许组建更大规模的合成部队。例如将坦克、自行火炮和步兵混编为联合纵队,这种配置需要基地达到13级以上。部队组建后还需通过补给品厂持续提供食物、弹药和燃料,否则将影响作战效能。未及时编组的军备可存储于仓库,但会占用城市空间。
后期兵种生产呈现明显的协同作战特征。军团城市允许成员共享高级军备生产线,如B-29远程战略轰炸机需军团兵工厂5级协作完成。资源运输变得关键,商业区的贸易功能和运输机的调配直接影响生产连续性。玩家需平衡本城发展与军团贡献,过度集中资源可能导致基础兵种短缺。最优策略是建立专业化生产链,例如指定城市专精空军或装甲部队制造。
兵种生产体系构成游戏战略层级的核心循环。从初级步兵到终极兵种的进阶路径,本质上反映了玩家从资源积累到战术成型的全过程。掌握各阶段关键生产节点,合理规划科技研发顺序,才能在有限游戏时间内构建具备竞争力的军事力量。这种设计既考验即时决策能力,也强调长期发展规划的严谨性。